發布時間:107年6月22日
新聞主題:[畢業生06] 放膽開口說英語 吳譿玲 把大學當闖關遊戲


【專訪】你在課堂中勇於發表意見嗎?雖是臺灣土生土長,吳譿玲說著流利英文,一開口就讓大家驚豔,熱衷於課堂上和老師及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們互動,讓外籍老師留下深刻印象;她說,學習外國語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對方的文化,別擔心腔調不標準,只要能做到勇敢開口,「就像外國人說中文,大家不會去挑剔發音,反而注意對方開口說了自己熟悉的語言」。

 「3、4歲定一生很有道理」吳譿玲堅定地說;為加強競爭力,在她4歲時就被送去學英語,為發音腔調打下基礎,而在課堂學習外,吳譿玲把握每個開口時機,主動與外國人談話,媽媽也會為她製造許多練習機會;她回憶讀國小時,在路上偶遇兩位日本女遊客,媽媽鼓勵她擔任一日導遊,主動上前邀約對方同遊高雄,雖然只使用最簡單的字彙,也能搭起溝通橋樑,無形中強化信心,她感謝媽媽的堅持,以及矢志培養她的外語能力。

 不同於其他同學選擇科技大學,熱愛英文的吳譿玲高職畢業後,選擇就讀義守大學「國際觀光餐旅學系」,除能沉浸全英教學環境,結交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,同時學習餐旅專業知能。

 面試前一天,吳譿玲才因病進醫院打點滴,但仍在媽媽陪同下赴義大面試,並高分錄取,她對選擇義大「國際學院」十分堅定,也很用心學習,並利用課餘從事英語家教,負擔自己的生活費,減輕家庭經濟壓力。

 吳譿玲特別喜歡Peter Obrien老師的課程,除結合時事舉例說明外,更重要的是課堂外的社會經驗;她表示,Obrien老師曾以與人對談時頻看手錶為例,指出這是不尊重的態度,告誡學生在校內即修正錯誤,避免出社會再犯,並養成審閱合約的習慣,懂得保護自己;而熱愛回答問題的吳譿玲也讓Obrien老師留下深刻印象,稱讚她是「亞洲學生中最熱烈回答的」;她說,國中時曾因常於課堂中發問,而被同學認為太愛出風頭,因此受到排擠,但自省後發現,愛發問這點並沒有錯,只是態度上應求更圓融,之後她修正態度較為內斂、多與人為善,透過分組合作,改變同學觀感。

 畢業後,吳譿玲打算從事飯店管理職業,並規劃未來出國旅遊、開闊眼界;她表示,大學四年如同一場闖關遊戲,經驗豐富的師長則是遊戲攻略,引導學生通過層層關卡;「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站,但會成為回憶中不可抹滅的一部分」,她鼓勵學弟妹,把握時光,體驗不同人生經驗,並預祝大家都能闖關成功。


義大「國際觀餐系」吳譿玲(前排左三)熱衷與老師及同學互動,圖右二為該系老師羅智軒(Róbert Kiss)。(義守大學提供)


吳譿玲(右)特別歡Peter Obrien老師的課程,能學到課堂外的社會經驗。(義守大學提供)



友善列印

回瀏覽畫面